信息内容
他半路出家成为首批“上海工匠”

    扎根上海18年,成功引种植物数千种,仅多肉植物就超过两千种。辰山植物园的温室中心副主任魏顶峰作为绿培领域唯一代表,成为首批88位“上海工匠”之一。

     

      认识他的人都说这就是一个“花痴”,花花草草在他的眼里,可能比亲人还要亲。令人惊叹的是,这个能让世界各地引种过来的数千种植物在沪“安居乐业”的人,还是“半路出家”。

     

      从小与植物结下情缘

     

      在亚洲最大的温室群———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暖棚中,今年40岁的魏顶峰每天遵循着“朝七晚十”的作息时刻表,凡关乎育苗养株、摆盆换景的事,无论巨细,他必要亲自过问一番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“上班前看一眼这些植物,才能安心开始新的一天”。

     

      魏顶峰老家在安徽颍上,高中毕业后,他进了父亲开的机修工厂当学工。照理,继承家里的业务天经地义,更何况当时生意颇有声色,在20世纪90年代,每天纯利就有上千元。

     

      然而,他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与植物的情缘。

     

      “初中时接触了植物学课程,我就迷上了花花草草。当时学习之余就四处寻找花草的种子。看着种子发芽、成长,再到花开,那种愉悦和快乐是任何事都不能比拟的。”魏顶峰告诉记者,尽管年纪小,但已经初步掌握了嫁接和扦插技术,左邻右舍有嫁接果树的事就会来找自己帮忙。“现在嫁接树木,使用保湿膜包扎,可是当时没有这种材料。为了保证嫁接成功,我研究出了土办法,用稻草绑牢嫁接的枝头后,外面用河里的淤泥进行包裹,效果很不错。”经他嫁接的桃子、李子等果树都开花结果,邻居的赞扬让少年魏顶峰很有成就感。

     

      弃家族事业当了绿化工

     

      1999年,魏顶峰做出了人生中最大的决定。他放弃了家中产业,只身来到上海,进入上海植物绿化工程有限公司,做了一名月薪只有400元的普通绿化工人。

     

      入职后的魏顶峰每天都觉得工作很快乐。在外人看来又脏又累的养护栽培,他却甘之如饴。2000年10月,当时的上海植物园开放了温室,勤奋的魏顶峰进入温室工作,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“正规学术的植物培育养护之路”。2006年10月,筹建中的上海辰山植物园征人进行勘测引种,已是个中好手的魏顶峰被借调到一线。2011年4月,他正式进入上海辰山植物,在园艺部负责温室管理工作。

     

      “学历不高,也不是科班出身,总让我觉得专业知识不够用。”魏顶峰表示,自己目前的专业是“多肉植物”,但是国内相关的教材极少,经验记录几乎没有。为了攻克难关,他报考了许多培训班,每天雷打不动看书学习,还自学了计算机、拉丁语等,从国内外书籍中汲取养分。2012年和2014年,辰山植物园分两批从美国引种了十多棵“巨人柱”仙人掌,三四米高的大家伙经过长途跋涉、检验检疫等关口后,到达植物园时,原来的根系几乎全部死亡。而魏顶峰和伙伴们通过研究和查询各方资料,摸索出了“种浅深埋”等多种方式,使它们的成活率达到了90%之上,而之前的纪录则不到30%。

     

      尽心带徒培养更多人才

     

      扎根上海18年,魏顶峰带领着伙伴们成功引种植物数千种,仅多肉植物就超过2000多种。通过反复试验,通过杂交十二卷属多肉植物,培育出稀有的万象、玉露、寿、玉扇等7个园艺新品种。30余种多肉植物已经进入实际推广运用。

     

      “我一般在七点半前到单位,第一件事,就是要到温室大棚中看下这些宝贝。植物和我们一样,也会开心、忧郁,唯一与人不同的是,人病了可以说,花草却不能讲……朝夕相处后,会和植物有心灵感应,一眼就能看出有什么问题。”魏顶峰说。

     

      这几年,随着在业内名气越来越响,高薪邀请他加盟的单位趋之若鹜,但他毫不心动。“只有在这里,我才能拥有实现梦想的环境,在外面,植物可能是一种商品,这里,植物就是我的孩子。”魏顶峰最担心的就是年轻人“接不上棒”。他说,目前在国内,多肉类植物专职研究人员几乎一片空白,培育发展也没有统一标准。看似火得烫手的国内多肉植物界,如果这些状况得不到改变,种群长期发展十分脆弱。

     

      目前,魏顶峰把更多热情放在带徒弟这件事上。他说,自己最大的心愿就为上海留下更多的多肉植物品种,带出更多专业人才。

     

    来源:劳动报


    
用 户 登 录
学生学号:
登陆密码:
所在学校:
  忘记密码
文 章 搜 索 器
关 键 字:
所 在 频 道:
发 布 时 间:
热门文章搜索:大学生  |  简历  |  面试 | 跳槽 | 就业